第三方支付公司风控主要工作内容

---高分回答---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风控部门也分为很多的岗位,以我们公司为例:1、风险监控组:主要负责风险的事前监控,各个公司都有监控交易的系统及交易拦截的规则,如果系统检测到有异常的交易或者触碰到了拦截规则,则风险监控组的同事会给持卡人打电话确认是否为本人交易,如非本人操作,则交易失败,避免盗刷给持卡人造成的损失。

2、案件处理组:主要负责风险的事后处理,针对持卡人银行卡被盗刷并通过我们公司这种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盗刷的,按照央妈的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先行对被盗款项对持卡人进行垫付赔偿的义务,所以需要有一个部门专门对接银行和客服来处理这部分的赔付事项。

3、商户审核组: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最终会落地在各个商户作为支付渠道,所以需要有一个组来审核商户的资质同时从商户端来监控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洗钱等等的风险。

4、交易分析组,在第1点里有说到支付公司针对交易会设置拦截的规则,交易分析组就是负责设定这些规则。他们会通过大数据、用户画像等等的手段,通过建模等途径,来设定合理的交易规则,用以通过系统来尽量准确的判断盗刷交易。(所谓的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不合理的交易,比如一个新注册的用户刚刚注册就买了四个苹果手机,这种交易就是高风险交易;比如一个老用户,身份证归属地是北京,历史登陆IP也是北京,但是突然一天凌晨用广西的IP登陆,还买了四根大金条,这也属于不常规的风险交易)

5、数据挖掘组:这个组的活儿其实是比较拔高的工作,小的支付公司很少有这种岗位。其实就是通过海量的交易数据、盗刷案件数据等等的一手信息,通过什么挖掘吧什么建模吧这些高难度的手段,构建更为合理的风控模型,同时提升风控能力,并实行解决方案的对外输出。

6、商务拓展岗,在网联还没有上线之前,目前各支付公司都是通过直连银行的方式来完成交易,那么渠道的拓展能力和渠道两端的议价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商务拓展就是干这个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多接渠道,提高限额,压低费率。这三点要是能妥妥儿的完成,那可以直接给公司获利。但是17年4月之后,央行会慢慢取消直连的模式,同时网联平台会上线,各家支付公司全部对接类似于网联的清算机构(网联的性质就和线下业务中银联扮演的角色一样),然后网联再直接对接各银行,所以渠道拓展的能力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不知道这个岗以后的工作重点在哪儿。

已邀请:

谢邀~~你的问题虽然只有几个,但介于看上去你不像业内人士,展开叙述有很多东西太过细节,没办法只言片语讲清,你也没法一朝一夕理解,因此,我先简要回答下,有大神可以指正,补充。

1、对于商户资质审核是怎么操作的,怎么样才判定是可以入网的?

这不是收单方拍脑门定的,是根据央妈(人行)等监管机构下达的相关规章制度参照执行的。当然,这里排除不正规的钻空子。

2、有哪些类型的商户

2016.9.6日价改后,只有两类,标准类商户和非标准类商户,具体分类细则百度价改政策。

3、商户的准入流程是怎么样的,主要看哪些要素

这跟第一题重复,复合进件标准即入网。

4、风控是怎么配置的

你问得是岗位?人员?职能?每个机构不尽相同,我们公司风控部职能配置有资质审核岗,风险控制岗,警方协查岗,法务岗,运营岗。

5、商户是怎么接入的

按照人行和监管机构相关规定完成签约,非标类商户需要现场注册。

6、作为风控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有原则,有风险合规意识。


btw,不方便请吃冰激凌,发红包也行

这么多问题,一个冰激凌不够吧,哈哈,你的问题还没说清楚,看你问商户资质应该是线下收单业务的商户入网?线下收单是四方模式的银行卡收单还是基于第三方账户体系的互联网收单?不然没法回答。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风控部门也分为很多的岗位,以我们公司为例:1、风险监控组:主要负责风险的事前监控,各个公司都有监控交易的系统及交易拦截的规则,如果系统检测到有异常的交易或者触碰到了拦截规则,则风险监控组的同事会给持卡人打电话确认是否为本人交易,如非本人操作,则交易失败,避免盗刷给持卡人造成的损失。

2、案件处理组:主要负责风险的事后处理,针对持卡人银行卡被盗刷并通过我们公司这种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盗刷的,按照央妈的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先行对被盗款项对持卡人进行垫付赔偿的义务,所以需要有一个部门专门对接银行和客服来处理这部分的赔付事项。

3、商户审核组: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最终会落地在各个商户作为支付渠道,所以需要有一个组来审核商户的资质同时从商户端来监控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洗钱等等的风险。

4、交易分析组,在第1点里有说到支付公司针对交易会设置拦截的规则,交易分析组就是负责设定这些规则。他们会通过大数据、用户画像等等的手段,通过建模等途径,来设定合理的交易规则,用以通过系统来尽量准确的判断盗刷交易。(所谓的规则,简单来说就是不合理的交易,比如一个新注册的用户刚刚注册就买了四个苹果手机,这种交易就是高风险交易;比如一个老用户,身份证归属地是北京,历史登陆IP也是北京,但是突然一天凌晨用广西的IP登陆,还买了四根大金条,这也属于不常规的风险交易)

5、数据挖掘组:这个组的活儿其实是比较拔高的工作,小的支付公司很少有这种岗位。其实就是通过海量的交易数据、盗刷案件数据等等的一手信息,通过什么挖掘吧什么建模吧这些高难度的手段,构建更为合理的风控模型,同时提升风控能力,并实行解决方案的对外输出。

6、商务拓展岗,在网联还没有上线之前,目前各支付公司都是通过直连银行的方式来完成交易,那么渠道的拓展能力和渠道两端的议价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商务拓展就是干这个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多接渠道,提高限额,压低费率。这三点要是能妥妥儿的完成,那可以直接给公司获利。但是17年4月之后,央行会慢慢取消直连的模式,同时网联平台会上线,各家支付公司全部对接类似于网联的清算机构(网联的性质就和线下业务中银联扮演的角色一样),然后网联再直接对接各银行,所以渠道拓展的能力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不知道这个岗以后的工作重点在哪儿。

针对第三方支付(拿互联网支付牌照来说)的风控主要工作,我把主要点描述下,希望能帮助到你:

风控主要的目的是进行风险监控,分两大类:一是自身运营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监管要求的风险。

风控部门主要做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风险、报告风险,风险类型可能是交易风险、违规风险、恶意套用风险等。

风控需要一套专门的系统配合进行管理,在这套系统内将一些常见的规则通过技术手段配到系统,由系统监控程序持续监控。

支付公司的风控系统主要目的就在于控制风险交易,降低账户的资金风险,比如一些套现盗卡等违法行为。说白了就是止损和那些不法分子斗智斗勇。与国内电商主要依靠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同,海外市场有包括信用卡、电子钱包等多种支付方式,所以海外市场的支付对接相较国内来说更复杂一些。因此这也就需要卖家不断去完善自己独立站上的支付产品。

跨境电商独立站的一整个支付交易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支付前(事前)、支付中(事中)、支付后(事后)。

支付前:包括网站或APP支付页面的体验,支付产品的选择。这要求支付公司的风控在风险交易发生之前预警出风险要素,比如采用信用评级等手段对商户用户评定。

支付中:关于交易授权,“事前”和“事中”关于支付流程体验,也是整个购物体验的最后关键部分,直接关联到网站营收。不同交易类型采用不同策略维度控制风险事件,这需要风控人员不断丰富策略规则,比如套现事件中的策略,盗卡事件中的策略。而策略的维度有很多,比如像交易的频次,交易的金额,交易所发生的地区等等,要各种策略组合按序使用。

支付后:关于交易完成后的后续运营。需要风控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结合商户和用户的交易或其他行为,建立商户用户画像,给风控人员提供分析监控风险的基础数据,从而对风险因素进一步控制。


这里就拿我正在使用的支付公司Onlypay的风控系统举例,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一个优质的支付风控系统要做到以下要求:

事前——做到有效防御

Onlypay的事前风控准入体系及严密的欺诈风险模型和分析工具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进行定制,可定制化的风控模型和可自定义的风控规则,能让商户拥有更匹配的欺诈防护。

事中——做到实时拦截

支付公司的实时风险管理系统和能力十分重要,通过AI+大数据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侦测分析,针对商户收到的每一笔交易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和风险拦截,并且反应速度要快,在极短的时间完成交易分析,自动判断付款人是否盗用了信用卡或者支付账户,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转化优质交易,及时中断欺诈交易,在消费者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能抵挡大部分风险,这才是一家优秀的支付公司该具备的实力。

事后——做到持续监控及调整

这里就要提到Onlypay的事后风控系统能力了,通过对过去和当前的所有交易记录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做到对可疑交易进行事后有效拦截,并持续跟踪和识别欺诈案例。并且能根据欺诈活动变化的趋势,智能匹配新的欺诈模型,做到全方位防护。

作为一家支持跨境贸易的金融支付公司,风控体系是最重要的保障和防线,更是一家支付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各位卖家选择支付公司时需要去考量的重点。

至于商家在交易时应该要关注哪些风险点,其实有很多,比如:洗钱、电信欺诈以及可疑的交易、异地大额提现,频繁的在各账户间进行转账等行为。总之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一个词,那就是资金异动!和钱搭上边的事物都要格外谨慎小心一些。如果依旧对风控环节摸不着头脑,或者是正在寻找合适支付公司的朋友们,可以联系我一起交流!

【Onlypay官网:onlypayhk.com/

【VX:Onlypay66】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